
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
与考生自由互动、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、解答。
关注公众号
服务时间08:00-24:00免费课程/题库
微信扫一扫
语言知识及运用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的,它的特点是点多面广,
比如: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、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,就涉及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,这两个考点主要靠平时积累,考试前看一看常错的典型例子(见附录),会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,比如正确使用常见词语(包括成语),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,这个考点,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往往感觉到无从着手。也确实,现代汉语词语(包括成语)的数量,那真是海了去了,即使是常见词语(包括成语),也没有人能说清有多少,更何况所谓的语境又是千变万化的。不过,成人高考对这个考点的考查方式是比较固定的,一是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,二是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到语句中,这就降低了此考点的难度,因为常见的成语数量毕竟有限,而且成语的使用和词语的辨析还是有规律可循的,这里给大家提供了常见的成语解析及怎样辨析词语(见附录),供大家复习时使用,
又比如辨识病句(类型:语序不当、搭配不当、成分残缺或赘余、结构混乱、表意不明、不合逻辑),语句的形式千姿百态,语句的内容包罗万象,有病的语句也是这样。好在《考试大纲》提供了要考查的病句的类型,大家可以为每种类型的病句找出若干例句,以了解各种类型病句的特点。为方便大家复习,这里为大家提供了各类病句的例句(见附录)。
至于语言表达要准确、鲜明、生动;语言运用简明、连贯、得体,这个考点主要是对应用能力的考查,其中的“语言表达要准确、鲜明、生动”主要在作文中考查,“语言运用简明、连贯、得体”在第1卷中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,一般侧重于考查“连贯”。
最后是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(比喻、比拟、借代、夸张、排比、对偶、设问、反问),此考点一般在阅读鉴赏和写作中考查,这里为大家提供了常见修辞方法及例句(见附录)供大家复习时使用,
关于说明文阅读
对现代文阅读,《考试大纲》是这样表述的:“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、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”。从近几年考试的情况来看,所谓“社会科学类、自然科学类文章”一般指对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的知识、观点进行解析的文章,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说明文。此考点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,不管是选择出正确项还是错误项,对错误项的设置进行归类和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,这里为大家提供了说明文阅读考查中错误项设置情况归类,供大家复习时使用。
关于文学作品阅读
在《考试大纲》中,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说明文的阅读是合在一起,统称为“现代文阅读”的,但在考试时,说明文阅读的考查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,放在第1卷,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以简答题的方式进行,放在第二卷。因为考查的方式不同,所以解答的方法也不同,故我在这里将它们分开来说。关于文学作品阅读,首先要搞清什么是“文学作品”。一般人认为,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四大类,即诗歌、小说、散文、戏剧,但从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,现代诗歌、现代戏剧的阅读还从来没有进入过命题者的视野,现代小说的阅读也很少进入考卷,所以成人高考所说的“文学作品阅读”实际上就是散文的阅读。这里,我对近几年成人高考散文的阅读所关注的考点进行了归类、分析(见附录),供大家复习时使用。
关于古文的阅读
关于古文的阅读,《考试大纲》是这样表述的:“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。”这就排除了文字比较艰深、内容比较复杂的文言作品。从近几年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,所选的考查对象也是语浅义显的小故事。对古文阅读的考查,《考试大纲》还有四点具体的表述:理解句子,把握文意;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;归纳内容要点,把握文章主旨;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。其中1、3、4点强调的是对句意、文意的理解,而第2点讲的是一道题目的具体要求,即翻译文中的语句。从近四年成人高考的试卷来看,只有2013年没有直接要求翻译文中的语句,可见,考卷是基本上落实了《考试大纲》的要求的。所以,我们在备考时要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,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,提高复习的效率。为方便大家复习,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部分文言语段(见附录),供大家复习时使用。
关于古诗的鉴赏
关于古诗的鉴赏,《考试大纲》是这样表述的:“初步鉴赏古代诗歌。”具体要求是: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、语言和表现手法;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。即使看了上面的表述和说明,大家也会觉得不甚了然。我还是举几个考试真题中的例子来说吧。
例一:阅读下面的古诗,完成18---19题
山园小梅
(宋)林逋
众芳摇落独喧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
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
霜禽欲下先偷眼,粉蝶如知合断魂。
幸有微吟可相狎,不须檀板共金樽。
诗人首联就将——与——对比,写出了梅的不同凡响、不染尘俗的格调与品质。
第三、四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梅花的?第五、六句写梅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
这是2015年的成人高考题,原题中还有一些注解用来帮助考生了解诗句。第18题指明关注点在首联,问题是将哪两者进行对比。此诗写的是梅花,为了突出梅花的特点,将它与“众芳”进行对比。第19题第1问关注点是第三、四句,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梅花。第三句“疏影”写其形,第四句“暗香”写其香,当然是从视觉、嗅觉的角度来写的。第19题第二问关注点在第五、六句,问题是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。霜禽偷眼、粉蝶断魂,显然是拟人的手法。
例二:阅读下面的古诗,完成18---19题
秋思 (唐)张籍
洛阳城里见秋风,欲作家书意万重。
复恐匆匆说不尽,行人临发又开封。
这首诗是怎样渲染作者的思乡之情的?请作简要分析。
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?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?
这是2014年的成人高考题。第18题重点是说清“怎样”渲染,可以回答是通过“又见秋风”、“意念万重”、“恐说不尽”、“临发开封”等一系列描写,层层渲染,写出诗人客居洛阳,思念故乡和亲人的真挚情感。第19题第1问要求回答是哪种描写方法,答案应是细节描写。第二问要求说出这一细节描写所反映的诗人的心理活动,“临发又开封”表明诗人担心匆匆写就的家书不能完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意。
从以上题例可以看出,解答此类题目,除了要具备一些基础知识,如常见修辞方法、常用表现手法外,重要的是能够理解诗句(基本读懂),这非一日之功,这里就不说了。为方便大家复习,附录中列举了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。
关于写作
关于写作,《考试大纲》是这样表述的:1、掌握记叙文、议论文、说明文的写作要求和基本表达方式。2、根据试题要求,写作思想健康、中心明确、内容充实、结构完整、语言通顺的文章。对于第1点,由于成人高考的写作考查一般不限文体,大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和擅长的文体写作,至于第二点,由于成人高考对作文是分项分等(三项五等)计分的,它所分的三项是内容、结构、语言,而这里的思想健康、中心明确、内容充实、结构完整、语言通顺正是对这三项的具体要求,所以需要高度重视,至于具体怎么做,将在答题指导中详讲。
成人高考院校专业指导专属提升方案
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其它本文关键词:
福州成考网申明:
(一)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方式:邮件429504262@qq.com
上一篇:第一页
下一篇:福州成考高起专语文复习资料(2)